t86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卖家如何发货?
2025 年 5 月 2 日

t86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卖家如何发货?

前段时间,美国海关发布公告,宣布从今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:01起,来自中国的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商品将不再享有最低限度豁免资格,需按照适当的报关类别(如11类或01类)进行申报,并支付所有适用的关税、税费和费用。

此前,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凭借这一政策以高性价比优势占领美国市场。

但如今美国这一刀下去,有人要血本无归,有人却在谋划翻盘,跨境市场的洗牌大战,已经打响!

可能还有很多卖家不太清楚,T86 政策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简单来说,这项政策允许价值 800 美元以下的进口商品,享受 “小额包裹免税待遇”。

打个比方,以前你从国内发一个装满手机壳、耳环、数据线的包裹到美国,只要总价值不超过 800 美元,就能跳过复杂的海关申报和关税缴纳流程,直接通关配送。

这项政策一直是跨境卖家的 “护身符”。

过去十年,无数中小卖家靠着 “低货值、多批次” 的模式,在亚马逊、eBay 等平台上野蛮生长。

义乌的一位卖家坦言:“以前我们发往美国的包裹,80% 都卡在 799 美元以内,靠着这个政策,一年能省下上百万的关税。”

如果从 5 月 2 日起,这个 “护身符” 彻底失效,所有进口商品,不论货值高低,都要按照正式的海关申报流程操作,关税、增值税一分都不能少。

政策一落地,整个跨境市场或将都乱了套。

1 最直接的就是成本飙升

以前走专线小包,运费 + 商品成本控制在 500 美元以内就能稳赚,现在光关税可能就要多掏几十甚至上百美元。

有卖家算过账,一款原本售价 80 美元的蓝牙耳机,关税成本增加 15%,要么涨价失去价格优势,要么压缩利润空间,横竖都是难。

2 物流也跟着遭殃

以前小包裹清关快,7-10 天就能送到客户手里,现在按正式流程走,查验、缴税、放行,没个半个月别想通关。

更要命的是,不少美国消费者习惯了 “到货快”,物流延迟直接导致差评率飙升,恶性循环下,店铺权重都保不住。

3 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剧变

一些依赖低货值商品的中小卖家,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。

一位在亚马逊上卖家居用品的卖家无奈地说:“我们的利润本来就只有 10%,关税一加,直接就亏损了。现在每天都在纠结,到底是继续坚持,还是关门大吉。”

而一些有实力的大卖家,则趁机开始整合资源,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市场洗牌。

在这场生死考验面前,卖家们只有三条路可走:要么硬扛,要么转型,要么退场。

1 选择硬扛的卖家,必须把合规做到极致

编码不能填错一个字,否则货物将会被扣押;税务申报晚一天,滞纳金就能吃掉大半利润。

2 转型的卖家: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模式

一方面,可以考虑拓展新市场,欧洲、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都有不错的发展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