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中国发货到美国小包都有哪些形式? 
2025 年 5 月 7 日

从中国发货到美国小包都有哪些形式? 

根据最新政策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于2025年2月4日正式取消了针对来自中国(包括香港)商品的T86免税清关政策。这意味着,所有从中国出口至美国、价值在800美元以下的低值包裹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,必须按照正式或非正式方式申报并缴纳相应关税。

此次政策变动源于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,旨在打击中国合成阿片类药物的供应链。该命令取消了《19 U.S.C. § 1321(a)(2)(C)》中针对中国和香港商品的免税待遇。即使在2025年2月4日之前已提交报关单或创建了T86申报的货物,只要在该时间之后抵达美国,也无法享受免税清关。

然而,在2025年2月7日,美国政府宣布暂停执行该政策,暂时恢复了对来自中国(包括香港)商品的低值免税待遇。这使得跨境电商卖家在短期内可以继续使用T86清关方式。

尽管如此,政策的频繁调整对跨境电商供应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政策变动,卖家应提前了解并准备其他清关方式,如T10、T11和“包中包”等。

T10清关:正式电商B2C路径

T10是美国海关推出的一种面向电商包裹的正式清关方式,适用于价值在800美元以内的B2C(企业对消费者)直邮包裹。其特点包括:

  • 需要提前申报收件人身份信息、货物详情;
  • 对物流信息和商业发票有较高要求;
  • 清关速度相对快,但对合规性要求严格;
  • 通常需要有海外仓或第三方清关代理协助操作。

T11清关:B2B入仓类方式

T11是传统的商业报关模式(B2B),适用于大批量发货至美国仓库或平台集货仓的场景,比如亚马逊FBA。其特征包括:

  • 多为大货拼箱或整柜形式,适合走大批量;
  • 一般以公司对公司的形式报关(非个人);
  • 对物流商的清关资质和资信有较高要求;
  • 成本相对较低,但流程较长,不适合快节奏零售发货。

包中包(包裹合包转运)

“包中包”并非官方政策名,而是物流公司的一种操作策略:将多个小包裹装入一个大包,以B2B形式(T11)报关入美,清关完成后再在美国本地分拆派送到终端消费者,形成变相的“电商直邮”。其优点在于:

  • 成本可控,效率比T11略高;
  • 清关批量处理,通关风险可控;
  • 适用于走量电商客户,平台独立站等。

但其缺点也明显:

  • 跟踪信息不完整,中转时间略长;
  • 操作复杂,对海外转运站的要求较高;
  • 如遇美国抽检,存在一定清关风险。

T86政策的变动提醒我们,跨境电商环境瞬息万变,卖家需时刻关注政策动态,灵活调整物流策略。在当前形势下,选择合适的清关方式,确保合规运营,是保障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。